第385章 龙江关新气象:有轨马车-《明皇子高爔传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在永乐皇帝的内心,自从在瓮池认识了高希,他就对高希非常满意和欣赏。

    像这回处理抚恤案,挽回了朝廷在百姓中的声誉,这可不是区区七万余两白银可以衡量的。

    事实上,高希为官以来处理的事务和案件,桩桩件件都在永乐皇帝心里装着。

    可是,偏偏在对待宦官和锦衣卫的态度上,两人的分歧巨大。

    高希是穿越人,太了解宦官和锦衣卫,包括后来的东西厂、内行厂等特务机构,在大明朝历史上所起的负面作用了。

    宦官得到重视和重用,在大明朝,正是从永乐皇帝这一朝开始的。

    正如御马监在神机营、内官监在龙江船厂的横行,由于宦官们借“监察”之权广泛干涉军政事务,激化了宦官和文官武将的矛盾,当然会影响官员们施政的效率和积极性。

    更为可恶的是,人性的贪婪在这些宦官的身上暴露无疑。

    监军的宦官侵占军饷,税监肆意加税,龙江船厂的太监几乎鲸吞所有的抚恤银也就不足为奇了。

    这种情况一直延续了明末,情况越来越严重。

    永乐皇帝任用宦官的初衷是巩固皇权,却没想到反而是大明灭亡的催命符。

    高希一再上书提议裁撤太监干政,正是碰到了永乐皇帝最敏感的神经,龙颜大怒当在情理之中。

    事实上,在高希整顿和改革了神机营和龙江船厂后,永乐皇帝是做了相当程度的妥协的。

    即便高希离开了神机营,御马监派驻神机营的“提督内臣”虽然保留,但已无“人、财、物”方面的实权,只有检查军纪和汇报神机营情况这两件事可做了。

    而这一回在龙江船厂,公司化改造后,高希则是要将太监势力完全逐出。

    在后世的公司治理中,本来就有“监事”一职。

    工部代表朝廷,目前是龙江船厂唯一的股东,可以指派人选来担任监事一职,而不必是太监。

    高希提出裁撤内官监派驻官员,永乐皇帝生气一事,暂时没几个人知道。

    舆论场上,关于抚恤案的报道则是连篇累牍,且一面倒地称赞高希、太子,最后对永乐皇帝用人得当也称颂不已。

    这多少抵消了永乐皇帝的一些怒气。

    后来发出来的圣旨,只是严加惩处了李用、曹德林等贪官污吏。

    对于高希,不褒不贬、不奖不抑,外界一片错愕,议论纷纷。

    高希则不管这些,一门心思领导着整个团队,日以继夜地建造大明朝的第一个货柜码头、第一艘集装箱船。gonЬ

    你别说,中国工匠的效率真不是盖的!

    一个试验性质的货柜码头已经造得八九不离十,十来个木质集装箱已经堆放在一边。

    阮安等能工巧匠居然根据高希画出来的后世起重龙门吊的示意样式,将龙门吊造了出来。

    只不过这个时代还没有电,也没有起重电机,只能靠滑轮组和人力相结合达成吊起和移动货柜的目的。尽管如此,装卸重量和速度都大大提高。

    此时,两个钢制龙门吊已经树了起来,只是高希有些担心大明朝目前的钢铁冶炼技术,能不能保证这两台吊机正常运作。

    不过还好,满载的货柜顺利完成了吊装和卸载作业。于是,货柜码头的建设全面展开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