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88章 如此,高希只能得罪大人了-《明皇子高爔传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“小心,若在收钱的事上也小心,内官监只能喝西北风去了。我倒是要看看郑齐,还有那个什么新来的提举有什么本事,敢鼓动工匠和内官监作对。”

    龙江造船厂共有工匠约四百余户,工匠总人数多达两千余人。

    工匠来源也很复杂,有工匠、有军匠。工部所管的匠人,又分为轮班匠、住坐匠,还有武功三卫的军匠。

    由于龙江造船厂规模宏大,所以由工部和内官监共同管理。在具体的业务层面上,工部负责主要的营建、组织和管理工作。

    但内官监也负责管理着一批军匠,因而内官监在此也设立了公事房。

    照理说吴庆黄这样的监丞应该更多地配合工部官员的工作,同时起到监督的作用。

    但实际上,这些太监一不懂造船业务,二只知道贪墨盘剥,反而成了龙江造船厂正常运作的最大障碍。

    龙江造船厂的管理体制,现在也不伦不类。

    名义上,它隶属于工部,所以朝廷每年要花大笔的银子投在这里。但内官监又代表内廷派了太监来“监督”搞事。

    内官监不仅在工匠的管理上有发言权,还因为有所谓的“监督权”,随意对他们认为“不听话”的官员告黑状。

    龙江造船厂的混乱,当然也影响到了各种宝船的制造和维修。

    这和当初高希到神机营时的情况如出一辙。

    工部之所以催着高希到任,就是想让这位文武双全、敢做敢为又颇具背景的工部主事,好好治一治龙江造船厂的乱象。

    下西洋回来没多久的郑和,与常驻此地的工部郎中郑齐,听说高希被贬到船厂,反而很高兴,也正是他们二人力促工部赶快让高希到任。

    高希、杨霸天二人下了马车,便不紧不慢地远远跟随陈如等工匠往船厂走去。

    等他们二人到了厂区大门口,大门口处陈如等工匠正与两个蹲守在此的太监争吵不休,有不少人在围观。

    高希和杨霸天也凑上前去看看是怎么回事。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