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47章 时间本源-《鬼墓迷灯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我点头说道。

    “在这一瞬间里,箭头占据的空间,和箭头体积一样吗?”

    姜若水接着问。

    “当然,一瞬间箭头有确定的位置,也占据着相同大小的空间。”

    我想了想,说道。

    “那么,在这个瞬间,箭头是动的,还是不动的?”

    姜若水说道。

    “瞬间不动。”

    我认真说道。

    “这个瞬间是不动的,同样占据位置,同样占据空间,其他瞬间呢?”

    姜若水问道。

    “其他瞬间也不动。”

    二胖抢答道。

    “那么,射出去的箭头,到底动没动?”

    姜若水问道。

    “没动。”

    二胖一拍大腿,说道。

    其他人也都傻眼了,明明箭头在动,姜若水一番理论之下,却说没动。

    “不对劲,时间是不可分割的,上一秒的时间,和下一秒的时间,箭头所处的方位是不一样的。”

    我提出观点反驳,想让我接受这番奇谈怪论没那么容易,毕竟,我的大脑潜能也开了不少。

    “在这个世界中,时间不可分割,也算是个理由,但是拍电影或动画片,一些原来静止拍摄的照片,比如箭的不同轨迹,以很快的度反映出来,你看到的箭头是飞运动的。

    然而,实际上箭头却没有动。”

    姜若水的眼神看着我,有些古怪。

    “那只是视觉上的差异,动与不动是客观事实,哪怕有些情况下我们意识不到。”

    我针锋相对。

    “意识不到,说的好。”

    姜若水说道,“那么时间本身的定义,是不是与人类的意识有关呢,秒以:铯-133的原子基态的跃迁周期为定义,

    西周之前,古人把一昼夜均分为1oo刻,在漏壶箭杆上刻1oo格,这是“百刻制”。

    到了汉代,用“百刻制”的同时,又采用以圭表测量太阳射影长短来判断时间的“太阳方位计时”法。

    古代使用铜壶滴漏计时,以下漏击点为名。一更分为五点,此外,还有更,时辰等等计时方法。

    外国人也曾用太阳或月亮的周期,或者尼罗河的洪水来计时。

    这些都是时间的单位,但你仔细一想,这些都是利用某些时间的节奏来测定的,仅仅是不同事件间的比较,如果你愿意,可以用自己每天睡觉,吃苹果,心情烦躁的周期来定义时间。

    有道是“山中无日月,寒暑不知年。”孙悟空当初在烂桃山不知道时间,看到桃子成熟烂掉七次,就知道是七年。

    如果你统一整个世界,整个地球,可以自己定义秒,年,那时候,定义日升日落为一年,每个人都可以活两万年。”

    “那不废话么,胖爷定义活一亿年,到老了也咔嚓一下子死了,这纠结于概念,没什么意义。”

    二胖有些不满意的说道。
    第(2/3)页